第603章
颜烟没有理会颜家润,更没有回答他的任何问题,只是朝文物局的领导道:“这边请。”
一行人跟着她进她爸爸的办公室,然后再进入到海底通道,后边的记者也向前,一路走,一路采访着颜烟,问她这个海底通道的由来,里边都有哪些文物等等。
颜烟:“当年我父亲买下这个港口作为实验基地时,并不知里面有通道,是在后期修建时发现的。海港市当年是殖民地,海底通道交错复杂,现今存留下来的完好的,应该只有这里。里面具体有多少文物,还需要专家考察。”
记者:“您出于什么原因捐赠呢?您父亲知道吗?”
颜烟:“我昨天去医院探望时征求过他的意见,他同意了。至于捐赠原因,我只是做了海港市的市民应该做的,这笔文化财富是整海港市人民的,不该独属于我。”
颜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,只说:“我带你们进去参观。”
她落落大方地带着他们进去,一一介绍。
海底通道的实际价值以及是否还有更多没有发现的文物,都需要文物局开发。
这边的新闻很快就传遍了海港市,颜烟大义的形象也跃入大众的视野之中。
带文物局的人考察完,颜烟和成厂长回到工厂,开始准备海上牧场的竞标。
成厂长现在对颜烟不再是从前看小孩的目光,而是多了一份尊重,他不吝夸赞:“你比我想的更有魄力。”
她比很多成熟男人做事更果断,当初要刘氏渔业免费更新Y8系列,现在又直接把整个实验基地和海底通道捐了,这些都不是常人能如此快速做出的决定,要舍得,要抵挡住诱惑。
颜烟笑笑:“我并没有多高尚的品德才做这样的决定,我是因为很清楚地知道,以我现在的能力,我压不住这些财富,如果非要守着,最终只会遭到反噬,从谭凛川出事后的这几天,各方人马对这个基地虎视眈眈,就像今早的情况,只会不断上演,所以我也是为自己考虑。”大概类似德不配位,财不配身。
她昨天去医院探望爸爸,其实正是和他商量这件事,爸爸也支持她的做法。
成厂长:“你想得很通透,很好。原先谭先生让我来带你,和我强调,只需要帮你管理厂子的工作,大方向或者大事上不要干涉你,听你的即可。我现在理解他的想法了。”
成厂长比颜烟大了十多岁,他感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并且打破了他在实业上重男轻女的一惯想法。
颜烟听他提起谭凛川,内心微酸:“他这样说的吗?”
“是,谭先生对你的能力一直很信任,只需时间打磨。”
即使颜烟拒绝承认,但内心里,对他的想念却与日俱增,听成厂长这样说,那些酸涩都化作一份强烈的,不可抵挡的想念。
但眼下,最重要的是先把海上牧场的竞标完成。
成厂长道:“刚才刘秘书和我通过电话,他说刘董对你这次捐赠海底通道的事表示很大的赞赏,加上谭先生退出股东,所以这次海上牧场的项目,我们基本没问题。”
颜烟松了口气,“这算因祸得福吗?”
因为新闻媒体的大肆报道,把颜烟塑造成了有大义,有远见,有魄力的女企业家形象,未来可期,她一时成了海港市的知名人物。
刘氏渔牧也想借用她的身份扩大海上牧场的影响力,所以合作自然不在话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