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尖小说网

笔尖小说网>名著世界大逃亡 > 17第 17 章(第3页)

17第 17 章(第3页)

“我要那边几匹银红、桃粉、翠绿的料子。”林黛玉不好意思空手,拉着人家女掌柜说了好一会儿话,都耽误人家做生意了。

待结账的时候,林黛玉几个都是一惊——真是太便宜了!

“掌柜的,您这些货运到京城去,翻个五六倍不成问题的。”林黛玉忍不住提醒。

女掌柜笑道,“我如何不知。只是山高路远,行路艰难,我们便是手里有货,也运不出去的。”

后来林黛玉回去问过贾宝玉,才知地方上的丝绸生意都被几个大家族给垄断了。平民老百姓辛苦养蚕纺织,获得的利润却极低。

“虽然利润不高,但是也不错了,只要手脚勤快些,温饱不成问题的。”贾宝玉道,“且此地气候温暖,粮食也长得好,一般人家都饿不着肚子的。”在贾宝玉看来,此处已经算是人间乐土了。百姓无需遭受饥寒之苦,女儿们也能凭一技之长安身立命,多好。

“你身为一方父母官,或许可以做些什么。”林黛玉心里有个念头,但还模糊,一时没有想明白。

贾宝玉劝道,“我当个吉祥物,咱们一家平平安安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世间万物都是此消彼长的,令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,必然会侵袭到世家豪族的利益。贾宝玉不想当出头橼子,重活一世,他只想和林妹妹和和美美一辈子。

林黛玉心里存了想头,也不与贾宝玉多言,蹙着眉回了房,就碰见了也在拧眉沉思的晴雯。

“我有一个念头。”晴雯怔愣着,目光落在虚空处,“我想开个绣坊,将一身的本事都交给此间女子,好教她们有更多本事傍身。”

“真正是与我想到一处去了!”林黛玉激动,她上前握住晴雯的手,直道,“咱们一道!”

一家免费教授女子刺绣手艺的绣坊在温暖如春的云南悄然开张。

起先,谁也没把它当回事儿,只当是知府夫人的消遣玩意。为了表示对知府大人的支持,不少人家都将家中的女孩子送去学艺——据说教习师傅是上京最厉害的绣娘,白大的便宜不捡起是傻子。

然而,那绣坊竟是有教无类,只要想学,无论是大家闺秀,还是小家碧玉,更有甚者,哪怕是赤贫光脚的贫家女,只要想学、肯学,这绣坊竟是照收不误。

不到一年的光景,当地竟是出了不少技艺高超的绣娘。又过了两三年,当地对外贸易商品的结构也在悄然变化。从以生丝原材料为主的商品交易,渐渐向丝织加工品转变。这种转变无疑让手握刺绣技艺的女子们拥有了更多的社会话语权。

“没想到你们在南边竟然干下了这番大事业!”经年未见,薛宝钗激动地看着成熟干练许多的林黛玉,“大观园里的日日夜夜竟好似上辈子的事情一般!”

“宝姐姐还是一样笑话人,咱们这小打小闹的,如何与你相比。”林黛玉捂嘴笑道,“您手指头缝里漏出点来,就够咱们昆明县吃撑啦!”

当年,香菱被母亲寻回后不久,贾宝玉又搬出了园子,薛家人自觉在贾府继续住着也没什么意思,开过年转春打暖便搬出了贾府。

到了下半年,薛宝钗就说了亲,却不是谁家的公子,而是一个寒门子弟,家境微寒,但肯读书上进,相当于半入赘到了薛家。

成亲后的薛宝钗梳起了妇人发髻,全权接管了薛家的生意,两三年功夫竟是扭转乾坤,硬生生将日薄西山的薛家给盘活了。

此次薛宝钗来云南却是接了林黛玉的邀请,为得便是那丝绸生意。

绣娘们虽然手握技术,可贸易通道还掌握在当地豪族手里。一旦豪族们培养起了自己的绣娘团队,一手抓渠道,一手握技术,市场价格又必然被他们所掌控。

林黛玉便想到了皇商薛家——原本已久丢了皇商的帽子,在薛宝钗的经营运作之下又得回来了。

“颦儿,你可别又怪罪我充大说教。”薛宝钗道出担忧,“你绕过当地富商豪族直接与我交易,相当于虎口夺食。”

“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。”薛宝钗压低声音道,“每年死在位上的外官还少么?”当年林黛玉的父亲可就死得蹊跷。

“我如何不知。”林黛玉轻叹一声,“只是人生在世,怕这怕那,活着还有什么意思!总要搏一搏的。”

“你这是傻话!”薛宝钗道,“这一回,你且听我安排。”

薛宝钗抵达云南府,各家邀约的帖子如雪花一般递到案前。薛宝钗一一接了,只道自己与知府夫人乃是幼年旧相识,不日知府夫人为自己办接风宴,届时必一道宴请各位当家的一道赴宴。

“宝姐姐这是唱什么大戏?”林黛玉有些看不明白,似是狐假虎威要借知府衙门的势,可又不像。

薛宝钗笑道,“你要抢豺狼嘴里的肉,就得放一块更肥的肉去引他们,否则他们如何松口?不仅不松口,还要去咬你害你的!”

“如今,我来了,就是给他们一块更肥的肉。”

接风宴如期举行,云南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,世家族长、蛮族头人、女土司等等都在应邀之列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御灵真仙
不问苍生问鬼神御灵真仙
...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