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让周遇吉去刚刚重组完毕的京营,挑走七万武者新兵?”
徐弘基听得先是一愣,然后又听到陛下提议将京营扩充到五十万战兵规模,顿时大喜过望。
他身为大明皇朝内最富有的顶级权贵,别说五十万战兵,即便是百万战兵,也能够轻松养活。
以前只是被各种限制,无法名正言顺去扩张手中的武力罢了。
以前他的五军都督府都督之位,只不过是一个头衔罢了,朝廷允许他掌控的战兵,不能超过五万,比起北方京城的五军大都督一职,差距太大。
如今朝廷南迁到来,两京合二为一,五军都督府与京营,成为了大明都城金陵中,唯二的军事力量。
他这个新任京营提督,不再是有名无实,而是实实在在的位高权重。
奉旨重组京营的他,虽然知道只靠朝廷下发的那点钱粮,根本养不起三十万京营战兵,何况是扩军到五十万?
但朝廷没有钱,传承了数千年的魏国公府,却有大把的钱粮,根本就不完,不愁养不起五十万战兵,甚至将他们武装到牙齿也可以轻松做到。
现在的乱世,堪称乱得一塌糊涂,手中掌控的武力,就成为了各方势力的底气。
魏国公徐弘基只是贪得无厌,却不傻,哪里不清楚陛下提出的交易目的?可谓是极具诱惑性。
即便是这个交易前提,是自己先答应让勇卫营统领周遇吉,去手下的三十万武者新兵中挑走七万精锐,但换来的却是五十万京营大军名额。
反正以魏国公府的财力物力,还有江南众多的人口,只要名正言顺,想要再次选拔出数十万新兵武者,简直是易如反掌。
这么一看,同意周遇吉去京营调走七万精锐新兵,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大事。
何况陛下亲自掌控的十万勇卫营将士,用来守护皇室安全还行,想要做些什么,依旧是一个笑话。
“陛下,臣没有异议,一切由陛下做主就行。”
电光火石间,魏国公徐弘基已经把得失思忖清楚,心中一喜,当即领命说道。
如今皇家与各方势力的矛盾,已经摆在了明面上。
那些代表各方世家大族的文武百官,近来争权夺利连装都懒得去装一下,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,只当他是一个吉祥物摆设罢了。
江南的天,是他们这些江南大世家的天,掌控力度极大,谁来了也翻不起浪来,哪怕是崇祯皇帝。
如果感受到崇祯皇帝的威胁,他们不介意马上换一位听话的皇帝上位。
实际上在近几个月来,就有一些文武大臣商议,要不要废掉崇祯,扶持好色胆小的福王上位。
只不过他们看到崇祯变得十分识趣,才没有付诸于行动罢了。
“好!”
崇祯皇帝心中暗喜,对徐弘基说道,“爱卿暂且回去,明早朕会派王承恩拿着圣旨,与周遇吉将军前魏国公府,顺便去京营挑选七万新兵武者。”
等到徐弘基告退离去,乾清宫内没有了闲杂人等,崇祯的脸色一变,目光森冷无比,坐在龙椅上暗道,“呵呵……”
“你们这些文武百官,一个个皆可杀!”
“你们以为我们朱家的皇位,是捡来的不成?”
“如果没有几手底牌,太祖老人家怎么可能登顶至尊之位?”
“本来我还下不了决心,是否要放手一搏,现在看来,已经是势在必行!”
自此南下江南以来,见识过了那些文武百官与世家大族的真面目后,崇祯皇帝对这些逆臣的恨意,甚至还要超过了对李定国的痛恨!
如果没有这些乱臣贼子的胡作非为,哪里会有天下大乱?
没有天下大乱,就不会有起兵造反的草民,自然就不会有李定国、高迎祥、李自成等反贼势大难治。
究其根本,大明皇朝内的这些逆臣与世家大族,才是罪魁祸首。
他一脸漠然的起身,走到书房附近的一件帝皇专用修炼密室内,关上大门,开启了守护法阵,盘坐在地,从怀中掏出一座小小的血色宫殿。
世人皆以为大明太祖天下无敌,一手打下了江山,是完全依靠本命神器昊天塔。
实际上,太祖不仅仅是得到了昊天塔,还有一件从来不显露人前的本命神器巫神殿。
正是靠着巫神殿内血池中残存的一点巫神精血,太祖才能在短时间内,从一名放牛娃成为了一名炼神境初期的强者,镇压了一个时代。